据太兴集团董事长宁太奎介绍,集团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末,精细化工产值达到100亿元,煤焦油加工产品达到80余种,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焦化循环产业园。

据介绍,福建省第一轮资源整合批复的52个项目已全部进入建设期,大部分整合煤矿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其中2个煤矿已投入生产。经过几年的整合、技改和整顿关闭,全省煤炭资源开发日趋合理有序,煤矿数量大幅减少,行业集中度提高,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煤矿302处,其中生产煤矿293处、基建煤矿9处,总产能2191万吨/年。

新华时评:互利合作是当前中欧最正确的选择

列入关闭类的有33个煤矿。为确保整合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次将需整合的煤矿按关闭、调整、整合分成三类,分别组织实施。2006年,福建省以资源合理性开发和优化配置为前提,对煤炭资源进行了第一轮整合。福建省煤田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倾斜薄煤层,且断层发育,开采技术难度较大。安全生产状况得到稳定好转,百万吨死亡率从6.21降至0.163,同比下降97.29%,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国土资源厅、省经贸委等单位为成员的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确保安全、先易后难、分类推进、限期完成的原则,有序、稳妥推进整合工作。第二类是将采矿范围平面投影部分重叠、经调整不重叠的、其资源储量和开采布局经确认未发生变化的、可直接变更相关证照的,列入调整类。但在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成立前属于当地政府管理的煤炭企业只有23家,且管理分散各自开采经营,年产量只有1249万吨,仅占该市总产量的15.6%,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市场竞争力。

华能集团2010年煤炭产量超过6000万吨。导致这一现象的是各行各业大举进入煤炭行业,据统计全国有16个行业投资办煤矿,其中尤以五大电力集团投资办煤矿步伐大、速度快。在数量上,按照上述时间表,到明年底,山东省煤炭企业将在2010年113家的基础上兼并重组至60家。从各省十二五规划的煤炭产量分析,到2015年,全国煤炭规划的总产量将超过50亿吨,而2010年的煤炭消费量是34亿吨,潜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

华电集团通过控股参股2013年煤炭产能将超过1亿吨。同时考虑到主要用煤行业需求增长减缓,煤炭的总需求也已形成增长趋缓的态势。

新华时评:互利合作是当前中欧最正确的选择

一是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引发产能过剩之忧。内压是省外六条输电通道入鲁形成的压力,未来10年将有四条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和两条特高压交流输电通道从外省入鲁供电,预计2020年山东将年接受省外供电3200万千瓦,形成稳定可靠的外部电力供应渠道,相当于山东省8000万吨原煤的发电量。作为地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第一阶段,关停小煤矿包括煤矿资源整合工作山东省已基本结束,煤炭生产建设进入了相对稳定期,矿井个数由1990年的571处减少到目前的223处,矿井单井生产规模由1990年的10.5万吨提高到目前的71万吨而在兼并重组形式上,以市、县为单位,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支持省属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小煤矿,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供大于求开始显现全国有16个行业投资办煤矿,产能过剩存隐忧此轮兼并重组的背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值得关注。作为地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第一阶段,关停小煤矿包括煤矿资源整合工作山东省已基本结束,煤炭生产建设进入了相对稳定期,矿井个数由1990年的571处减少到目前的223处,矿井单井生产规模由1990年的10.5万吨提高到目前的71万吨。整编过半兼并重组的重点将放在市县属煤炭企业上5月4日,孙先铭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兼并重组有两个主要指标:一是数量。预期除山东外,其它产煤省如陕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将会陆续出台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方案。

据乔乃琛介绍,十二五国家煤炭规划产量38亿吨,而在2010年全国现有产能规模已达到十二五末规划能力。孙先铭介绍说,除主要指标外,其它方面也有相应要求。

新华时评:互利合作是当前中欧最正确的选择

济宁、泰安、枣庄等市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单个企业规模必须达到120吨以上。一是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引发产能过剩之忧。

中电投集团2010年的煤炭产量达到7000万吨。自弱则是受外省市煤炭企业集团壮大形成的压力,全国年产4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年产千万吨级的高效矿井济宁市榜上无名,由此构成巨大竞争压力。华电集团通过控股参股2013年煤炭产能将超过1亿吨。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孙先铭向本报记者介绍,除数量与规模要求外,兼并重组将以大中型骨干煤矿企业为主体,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企业参股入股,支持省属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小煤矿,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在数量上,按照上述时间表,到明年底,山东省煤炭企业将在2010年113家的基础上兼并重组至60家。济宁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周洪介绍说,该市煤炭行业面临外挤、内压、自弱的严峻形势。

外挤是外煤大量进鲁形成的压力,未来10年将建成通往山东的两条运煤铁路大通道,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生产煤炭将大量向山东省供应优质煤炭。2010年五大电力参控股的煤炭产量3亿吨左右,相当于电力耗煤总量的20%。

孙先铭介绍说,山东地方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实际上从前些年的关停小煤矿就已经开始了。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也要求各地抓紧制定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规划和编制工作方案,最迟不能超过今年上半年。

二是地方煤炭企业规模偏小及遍地开花与地方发展争夺资源的潜在冲突。乔乃琛介绍说,近几年全国煤炭投入高速增长,现有合法矿井规模达到36亿吨,在建规模达12.3亿吨,且进入集中释放期。

完成省属煤炭企业六合一大重组并组建山东能源集团后,山东煤炭改革重心下移,新一轮大规模重组将目标对准市、县级煤炭企业。同时考虑到主要用煤行业需求增长减缓,煤炭的总需求也已形成增长趋缓的态势。4月28日,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局长乔乃琛在全省煤炭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说:当前山东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重点要放在市县属煤炭企业上,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莱芜、潍坊、临沂、烟台等市通过兼并重组培育一个煤炭骨干企业。以济宁市为例,济宁是煤炭资源大市,境内煤炭企业达53家,年产煤炭达近亿吨,占山东省煤炭总产量的近60%。

地方煤炭企业实力偏弱,同时与地方发展争夺空间的矛盾则越来越明显。乔乃琛举例说,从一季度的数据看,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32.9%,核电同比增长19.4%,风力发电量同比增长50%左右,而火力发电量仅增长10.6%,增幅明显低于其它发电形式。

4月13日,该局已下发鲁煤传[2011]44号文,文中称:按照国办发[2010]46号文件和2011年3月3日全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座谈会的部署要求,给我省确定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指导目标任务是,2012年底煤矿企业最小规模不低于60万吨/年,2015年最小规模不低于120万吨/年,资源整合后矿井最小生产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华能集团2010年煤炭产量超过6000万吨。

但在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成立前属于当地政府管理的煤炭企业只有23家,且管理分散各自开采经营,年产量只有1249万吨,仅占该市总产量的15.6%,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市场竞争力。比如在兼并重组主体上,要求以大中型骨干煤矿企业为主体,鼓励电力、冶金、化工等企业以参股入股的方式参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明确十二五期间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此将抑制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地方政府成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力推手。内压是省外六条输电通道入鲁形成的压力,未来10年将有四条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和两条特高压交流输电通道从外省入鲁供电,预计2020年山东将年接受省外供电3200万千瓦,形成稳定可靠的外部电力供应渠道,相当于山东省8000万吨原煤的发电量。从各省十二五规划的煤炭产量分析,到2015年,全国煤炭规划的总产量将超过50亿吨,而2010年的煤炭消费量是34亿吨,潜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

淄博、济南等市按照最低规模要求培育2-3个煤炭骨干企业。根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提出的目标,到2012年底,山东省煤炭企业将在2010年113家的基础上兼并重组至60家,也就是该省近半煤炭企业将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被兼并重组。

孙先铭表示,由于重组进程非常复杂,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目前尚无进展的最新统计。导致这一现象的是各行各业大举进入煤炭行业,据统计全国有16个行业投资办煤矿,其中尤以五大电力集团投资办煤矿步伐大、速度快

本周焦煤价格基本企稳,而随着钢铁下游需求逐渐旺盛,焦煤需求有望继续恢复,预计未来焦煤价格将稳中有升。经济快速增长拉动社会用电量增长较快,近期电厂耗煤增加,而水电出力不足,动力煤供求偏紧,加上进口量持续减少,煤价持续上涨,本周涨幅增大,且增长地区增加。